松鶴軒

亞洲的甜品文化全在檳城 (PART 1)

亞洲的甜品文化全在檳城 (PART 1)

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於飲食之道非常講究,尤其是養生,保健,滋補更是中華料理食譜首要考量的因素。在夏天的酷熱天氣端來一盅天山雪蓮燉冰糖,暫時舒緩體熱,或者在冷天時來一碗熱食手磨紅豆漿,又或是新鮮燉奶來暖和冰冷的手腳同時滋養身體。無論是熱天或雨天,飯後來一盅甜品,或一碗甜湯更是成為了女生的最愛,填飽肚子之後再來滋補腸胃,那是多美好的享受啊。 香港開埠以來就帶有一種很獨特香港人的甜品文化,這種潛移默化的生活習慣連香港人本身都沒有察覺得到。“吃飽飯要唔要落街食糖水?”這句話都很常出現在港劇的劇情裡,雖然乍聽之下沒有什麼特別,但是往往會是故事關鍵連接的語句,當劇中角色關係鬧僵了,而“糖水”就是最佳的調劑品,要不然就是兩人的關係尷尬借找一些話題延伸下一幕的故事。的卻香港的甜品文化已經潛入了港人的生活裡,情侶拖手走街,甜蜜晚餐後依然不想鬆手把對方送回家,就只好借用“糖水”的名義延續相見的時刻。香港的朋友曾分享過這樣的一個笑話,受訪的港女問及男朋友曾經帶她去過香港那一些地方拍拖時回答說“最浪漫的地方當然是太平山,飛娥山,大帽山,大東山。。。還有許留山”。港人眼中的浪漫許留山必定是甜品店內的鎮“山”之寶“水果撈嘢”和“多芒系列”甜品,餐牌中都不難找到多種新派的水果搭配甜品,從水果撈嘢中也同時撈獲到一眾饕客的歡心。 更有趣的是在港人甜品文化裡的甜湯,所謂的加了糖的水,又叫“糖水”,雖然是“水”但是港人從來不“喝”,而是“吃”又或是“食”糖水,從字眼上看這有趣的詞兒更加巨了香港獨有的甜品文化,就好像常說的“落街”去“食糖水”而不是“上街”去“吃甜品”一樣。香港有一個地方叫“石塘咀”,也叫“食糖水”,話說從前20世紀初的香港都將大部分的紅院妓寨都集中到石塘咀,成為了當時香港最繁榮“娼”盛的地方。當時的男人一旦給別人知道在晚間去石塘咀的話必定會聯想到去“尋歡”,也有一些真的是去“尋歡”的男人又不想給家裡的老婆知道,於是就想到以石塘咀的諧音說跟朋友去“食糖水”。日子久了,這“美好”的甜品文化依然流傳至今,一群老闆在飯桌上談成了一筆巨資生意的話都會在飯局後邀請夥伴們去唱K直落去“食糖水”。80年代的香港正是金融經濟直線飆升的時期,往往都會在當時的港劇裡看到夜店的媽媽桑總是會開門進來說“啊咪咪,露西,莉莉,快一點去拎手袋,今晚洪爺要帶你們出去“食糖水”。我當時還搞不清難道香港的甜湯有那麼厲害可以解酒意麼?幹嘛喝的爛醉如泥後還得要繼續去喝糖水? 在2000年後得港劇更打出溫馨家庭親情牌,不少的家庭倫理劇大獲好評,但是編劇還是離不開“糖水”。好媽媽角色不止要打理家裡的瑣碎雜事,上街買菜煮飯,還要有事的時候叫家人“不要怕,媽媽在大廳”,意思就是說凡事有老娘在主持公道。更厲害的是老娘在家人吃完飯後,還可以主動端出甜品給大家一邊看電視一邊享用。香港的媽媽不但止會煲老火湯,還會煮幾道養顏美容靚甜湯,看到孩子熬夜就會煮清補涼糖水,如果家有女兒初長成就會煲木瓜雪耳燉冰糖來滋潤肌膚。 香港的甜品文化歷史深遠留長,就連最近香港旅遊發展局打正甜品招牌,將港式甜品納入香港道地必嘗美食之一,以吸納外國遊客青睞。當中港式甜品包括了芝麻糊,核桃露,燉奶,雪梨雪耳糖水,還有一項連香港人聞之喪膽的榴蓮甜品都列入了香港旅遊發展局網站的甜品推介一欄內。而我最鍾愛的港式甜品莫過於新派的楊枝甘露,在大馬卻不難找到這類甜品,但是要尋求正宗好料的楊枝甘露卻沒有幾家。…

Read More